陶桃兒的確是桃花溪的大美人兒,別看年過半百了,依舊風韻不減當年,那些不安分的男人看見了,依舊會死死盯著想點什么的。
桃花溪地處國家森林公園招虎山北麓下,沒有任何污染的山泉從大山深處各條山澗中汩汩流出,流到這山外的桃花溪,就自然匯成了一條小河。村子就建在小河兩邊的丘陵的半山坡上,家家戶戶門前屋后都栽有桃樹,從最古老的山桃兒到眼下時興的新品種,什么扁桃兒、水桃兒、毛桃兒、白仁兒、六月鮮兒、血桃兒、冬桃兒、蜜桃兒……都能在這兒找到。春姑娘姍姍而來時,桃花溪兩邊兒半山坡上盛開了粉紅的桃花,房屋掩映在花海之中,就連村子中間的溪水都是粉紅色的,整個桃花溪到處溢滿了桃花的芬芳。
這時,早晨起來,你爬上桃花溪兩邊的山嶺上向下望去,嗬,簡直就是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畫兒:溪水倒映著兩岸半山坡上的勝景兒,水汽濛濛,彌散在溪水上空;溪水兩邊半坡人家房屋掩在一片片緋云之中,緋云中又炊煙裊裊,這其中又聞雞鳴犬吠之聲、小販叫賣之聲、嚶兒啼哭之聲……你一定會覺得你是生活在神話里的。
桃花溪里的水從大山里淌淌而來,清得嚇人,河床的砂石歷歷可數(shù),小魚兒小蝦兒悠然游哉,喝上一口兒,這水能甜得你五臟六肺都感到空靈溫馨,桃花溪幾百戶人家祖祖輩輩就喝這溪里的水。
從老輩到現(xiàn)在,桃花溪就有兩條祖?zhèn)鞯囊?guī)矩:一不準在溪里洗衣洗澡!洗衣洗澡時將水挑回家里洗,洗完的水澆在桃樹下,或澆在房前屋后的小菜園里,現(xiàn)如今人們吃的自來水就來自這溪水;二不準向溪里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近幾年里人們建的家禽家畜飼養(yǎng)場全在村莊兩邊山嶺上,糞便就地施用于果樹、莊稼地里。這兩條祖訓直到現(xiàn)在也絕少有人違犯,因而這里環(huán)保很好,幾乎是原生態(tài)的。
那年夏天,山雨過后的晚上,陶吉貴耐不住熱了,悄悄跳進腿肚子深淺的溪水中洗起了澡兒,突然遭到岸上扔來的黑石頭,慌慌張張上岸后,衣服又沒了,等到拐彎抹角回到家后,大門又被人用石塊砸了兩個大坑兒,第二天早晨起來一看,自己兩件破衣爛褲被染得花花綠綠掛在了門前的桃樹上,正迎風招展呢,活像被打敗的美國佬兒打出的投降旗幟!從此,老光棍再不敢去褻瀆這溪水兒了,可想而知,別人是更不會去做這破壞老規(guī)矩的事兒的。
桃花溪的水這么甜,桃花溪的土也是一絕。從桃花溪向下游十幾里地,東西五六里寬,丘陵洼地的土質盡是油沙質地的,栽地瓜,是甜的;種花生,花生果又大又白,果仁兒又紅又胖,“吃大鍋飯”那陣兒,這地方的花生要比其他大隊毎斤多賣幾分錢;栽植的所有水果,甘甜無比;栽植的所有干果,飽滿香甜。
這,就是桃花溪!就這么一地兒,喝的是甜水兒,吃得是甜食兒,她能不出美人兒?她不是美人窩,那才叫怪呢!就連生出的小子,長大后都全是像唐國強年輕時那樣的奶油小生哩。桃花溪,你聽聽這名字,就應該能想象出她的一切都是美的。據(jù)陶淵博考證,老祖宗來這安營扎寨建村時肯定是溪水兩岸片片野生桃樹,又正值春天桃花盛開之時;他還說,北方很少將小河叫溪的,尤其在膠東,這老祖宗肯定是南方人,是不是和陶淵明是一家子也說不定;他還還說,老祖宗八成是個風水先生,看中這里后將家人遷來了;后來,他又說蔣大為唱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就是說咱這桃花溪的。
陶淵貴考證得對不對,沒人知道,因為“文革”中全村唯一一部詳盡的家譜被紅衛(wèi)兵們燒掉了,但是上世紀九十年初根據(jù)縣志記載建的村碑上卻是明明白白地寫道:“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陶姓人氏自福建安溪遷來建村于此,因溪水兩岸桃樹成林,春天桃花遍開,故稱桃花溪。”由此看來,結巴陶淵博考證得是靠點譜兒的,也說明他肚子里的那些墨水不都是假貨,還是真的多。
陶桃兒是桃花溪一窩美人中別具一格的一個,她的美不同于楊貴妃,也不同于林黛玉,自成風格。這話,是陶淵博下放回村初期研究出來的結論。光棍陶吉貴,(雖然那時他還不是棱棍,其實還是棱棍,只是小光棍罷了。┞犃诉@話后,學著陶淵博的腔調說:“他他……懂個屁?他他看……看見楊貴妃和林黛玉來嗎?楊貴妃和林黛玉肯定比不上桃兒俊,俺就覺得桃兒最俊,小常寶、李鐵梅也不……也比不上哩!”這話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興修水庫的工地上說的,惹得工地上的人們大笑不已,那時的陶桃兒也不過是個十七八歲的姑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