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干了阿姨真實故事 鄰居阿姨讓我干個夠
今天有一個飯局,讓王嬸早做準備。
王嬸是一個勤勞的人。每次上面下來人吃飯,她都是做義工,沒報酬的。
王嬸確定有三桌人,便開始殺雞宰鵝,讓老公去魚塘垂釣,中午就能出幾大鍋香噴噴的菜。
快中午,一大群人也說說笑笑的來了,說是鎮(zhèn)里來視察民情。推杯換盞中,王嬸和幾個做飯的聽到他們談論各地的景點,農(nóng)家樂,廟宇…借著幾分醉酒,一副陶醉的模樣。
待他們走后,幾個廚娘也開始議論起扶貧的事情來。王嬸最先知道這些消息:
“王家和謝家要修房了,每家倒貼5600元,如果不出這錢,房子就不是自家的”
“不是自家的是誰的,”李嬸好奇。
“當官的說了算,哎呀,還不是假場合,”張嬸發(fā)著牢騷。
“最倒霉的是我,”王嬸開始抱怨。
“上面每次下來,就在我家煮,買點菜,啥子佐料,油鹽醬醋,全是我貼,有時念幾句,老頭子還說我小氣。這不,自己又貼了幾條鏈魚。等那些“官”離去,魚盤里又只剩下魚刺,在那盤里張牙舞爪著。”
“哎呀,照顧一下當官的,看低保證快些下來不。”李嬸忙低聲安慰。
“我看那就是做樣子,話說得好聽,為人民服務?”
我干了阿姨真實故事 鄰居阿姨讓我干個夠
“你看,上次選個村長,還不是比錢多。”
“你說那個張三,人家還是借的錢來買的,整天開著一架破車,在馬路上橫著走,前兩天惹火了一個小伙,差點打架。”
“錢買的官,有啥子素質(zhì)嘛”暴發(fā)戶孫正插進話來。
“他媽的,上次修公路,我還捐了6000元,全被他幾爺子喝酒了。”
“有房有車還吃低保,真的窮人邊都沾不上。”
議論聲起,一個院子的人都參加議論。
“當下正策好哇,可卻肥了當官的。”
七嘴八舌的議論引來黃果蘭沁人心脾的香味,大伙兒在壩里,站的站,坐的做,說的說,倒象一場辯論會。
“你還不是,沒事找事做”李嬸話鋒一轉(zhuǎn),對準王嬸。
“我不煮的,可他們要找我呀,”王嬸一臉委屈。
“找他們辦事情,拖泥帶水的,讓你給他們煮飯,你還跑得飛快。”李嬸說起她給單身漢的叔叔辦低保的事,很氣憤。
“唉呀,辦這些事,煙酒早點準備好。”暴發(fā)戶走南闖北,知道路數(shù)。
一提到送禮,大家不吭氣了。
因為這些事大家都覺得不新鮮了。哪家哪屋辦個事,不送點禮。
以后當官的下來,讓她們自己煮了。煮來喂狗,狗見了還搖一搖尾巴,李嬸又說起一件事。
那時她老公給村長是很好的朋友,上面有啥事都到她家做飯。其中有一個人每次來都跟她老公聊天聊得飛?捎幸淮温飞侠瞎蝗欢亲犹郏y以行動。正巧碰到那人,讓他搭把手送到醫(yī)院,那人居然借口有事走了。就這樣,李嫂不許老公與那一群人來往,說他們連狗都不如。
“只怪你運氣不好,遇到不如狗的人”蘭老頭理解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