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家離學校很近,每天上下學都是獨自一人。七歲那年,我決定瞞著父母,偷偷逃學,像這樣大膽的想法,在當時是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想都不敢想的。我當下就決定跑到小區(qū)里的一座山上待一整天,因為遠離市區(qū)又是坤作日,基本沒人去爬山,所以不必擔心會被發(fā)現(xiàn),可雖然如此,我那顆懸著的心還是像擺鐘那樣搖擺不定,手心直冒汗,一邊擔心逃學會有怎樣嚴重的后果,一邊又享受這種無拘無束的感覺,“管他呢!”我的心慢慢沉下去,至于回家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樂天的我便不再去想了,累死累活地爬到半山腰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亭子,像行走在茫茫沙礫中突然發(fā)現(xiàn)一片綠洲,使我十分安慰。我氣喘吁吁地走到亭子里坐下,朗朗的讀書聲從學校傳來,又勾起我一絲害怕,但事已至此,我不想放棄我的逃學計劃,從書包里拿出我最喜歡的語文書隨便翻開一頁在心里默讀起來,F(xiàn)在的我,全身心投入在藍天白云下,青山綠水旁。
清晨的薄霧漸漸散去,明媚的陽光穿過亭子上方稀疏的瓦片間的縫隙投射進來,亭子后面是一片竹林,前面有一條彎彎曲曲向前奔流的小溪,斑駁的竹影在地面上形成大大小小的彩色圓點,時而有幾聲鳥鳴,這里簡直就是世外桃源。我看著自己剛剛翻到的那一頁,是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正是眼前的情景,多么寫實,多么自然!一時間竟忘了自己早已饑腸轆轆,可我現(xiàn)在還不能下山,只好忍著饑餓,借看書來轉移注意力。
忽然,遠處傳來的一陣吶喊聲讓我有如驚弓之鳥,我趕忙收起書包準備離開,當我正要走時,卻仔細聽見那是個孩子的聲音,好像是在叫誰的名字并且一直重復著。“到底要不要去看看?”,我站在原地躊躇不定地琢磨著。最后,還是決定去瞧瞧。
那是個跟我穿著同一款校服的女孩,一頭俏麗的短發(fā),襯得臉十分嬌小可愛,眼波流轉像一片被微風吹過的湖水蕩起漣漪,她疑惑地盯著我,眼神中并沒有顯露出一絲驚訝,風輕輕拂過我們的臉頰,將我未綁的長發(fā)吹起,擋住了大半張臉,我尷尬地用手去胡亂撥開,那樣子像是在扯開纏在臉上的蜘蛛網(wǎng)。我看見她朝我笑了,那一笑,仿佛在向我伸出友誼之手。
“我叫張馨雯”,這大概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動介紹自己,這突如其來的勇氣讓我感到詫異,可說不出為什么,當時我迫切地想把自己的名字告訴她。“我叫余菁”她說著并向我走了一步,這讓我更看清她了,身材矮小,雖然穿著一樣的校服,我到底是要比她看上去成熟些。“我們是一個學校的啊,你是哪個班的?你也逃學嗎?”她好像并沒有對我?guī)в幸唤z防備,這是我們打算對對方敞開心扉的第一步。“我是三班的,你呢?”“五班,在你們樓下。”她笑著回答。“你為什么要逃學?不開心嗎?”顯然我對余菁充滿好奇。“嗯…”余菁的臉上逐漸隴起一層陰云,眉頭微蹙,“我,我爸媽天天吵架,他們好像要鬧離婚。”她撅起小嘴,埋著頭嘟囔著,“他們早上又吵了一架,我今天特別不想去學校,你呢?你又是為什么逃學?”“!我也是今天特別不想去學校。”我小聲回答她,眼神卻飄忽不定,像做了虧心事一般,的確,比起她,我逃學的理由根本不值一提。我此時對余菁感到十分同情,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竟選在同一天逃學,并且相遇,還都個懷心事,這一定是上天巧妙的安排。
強上母親的真實故事 和同學母親客車上后面
“你剛才喊什么呢?”
“我喊的是我爸媽的名字,我想讓他們聽見我的聲音,我想讓他們來接我回家,我不想他們離婚…”,余菁邊說邊擦著眼角的淚水,可他們怎么會聽得到?她故意把臉轉過去不讓我看見。我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我想不出一個字來安慰她受傷的心,我呆站在一旁,心里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當下什么也沒想,走上前去緊緊地抱住她弱小的身軀,就像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她站在一起,平等而又義氣。午后山間溫暖的陽光灑在兩個緊緊抱在一起的孩子身上,山下,學校的下課鈴響起,哄鬧聲與嬉笑聲像是在給我們?yōu)E舞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