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老趙現(xiàn)在賺了這么多錢,是否覺得幸福。
老趙眼波一冷,輕輕搖頭,淡淡一嘆:“我最近已經(jīng)快不知道幸福是一種什么感覺了”。然后,他接著說了最近發(fā)生的一些事。
2017年元旦前夕,老趙的父親突發(fā)疾病,在搶救了三個晝夜后,依然與世長辭。
他說在陪伴父親最后的那三個晝夜里,他的腦海里不停閃動過去三十多年中與父親在一起的一幅幅畫面。但是,他發(fā)現(xiàn)18歲上大學離開家后,可供回憶的就越來越少。直到后來打工、創(chuàng)業(yè),一年都可能見不到父親一次。
當老人最后永遠的閉上了雙眼的時候,他覺得他的時間和世界都被定格在了那個瞬間,他覺得他過去掙的那些錢又有什么用處。他愿意用所有的錢去換父親多留哪怕是一年的光陰。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哎。
被老男人添了一夜 我讓老男人肆意玩弄身體
我和老王也停下了筷子,心有戚戚焉。
停了一陣,老王也幽幽一嘆,接過了話茬。
因為業(yè)務需要,他常年在全國各地出差,和妻兒兩地分居,平均兩周回一次家。
最近夫妻間經(jīng)常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發(fā)生激烈的爭吵。老王是個比較嚴格的父親,每次回到家都會跟兒子聊學習聊前途,有時他會感覺兒子的進取心不夠足,就會比較嚴厲的去說。兒子自然心存敬畏,可是遇到的排斥卻是直接來自妻子。每當這個時候,她就會說“你兩周回來一次,憑什么一回來就罵你兒子”。一次,兩次,幾乎已經(jīng)到了次次必吵的地步。越是這樣,他越是畏懼回到那個家里,越是畏懼,就越是處理不好和家人的關系。
最近和妻子處于冷戰(zhàn)中。
老王皺著眉嘟噥著:
比較下來,創(chuàng)業(yè)這件事真不算難,怎么能平衡好和家人的關系才是真難。
我和老趙同時點點頭。
后來,我們每個人各自悶頭吃菜,沒再說什么。
我雖然剛才沒說自己的故事,但和兩個老男人有不少重疊。
是啊,事業(yè)和家人的關系應該如何平衡呢。
男人到了35歲附近這個年紀,扛著全家的經(jīng)濟壓力;一方面希望能夠多為家庭多積累財富,給家人更好的物質生活(有個說法是,在北上廣深,得有2.9億資產(chǎn)才算財富自由),另一方面又是手下帶著一支團隊,都是兄弟一般的感情,也不可能說撒手就撒手。
而父母一天天老去,兒女一天天長大,妻子青春漸去,就越發(fā)的希望得到丈夫的關心和疼愛。
我用雙手擁抱你,又用什么去撐起這個家
其實男人們何嘗不想把自己剁成8瓣,或者每天能有72個小時,把上面這些事都做好。
然而,既不存在能把自己分成八份的工具,一天也還是穩(wěn)穩(wěn)當當24個小時,1秒也多不出來。
老男人們也依舊找不到那個最優(yōu)解,每天活在糾結和痛苦中。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35歲的老男人,或許他的背后也藏著類似的故事,上去拍拍他的肩,跟他說:
再難,也別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