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報了35號,我拿著精致的簡歷走進了會議室。
眼前,坐著三位面試官,一位HR經(jīng)理,一位部門經(jīng)理,一位總經(jīng)理。
我有些緊張,手微微顫抖。面試官拿著我的簡歷,翻了又翻,足足一分鐘后,HR讓我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看著他們的眼睛,一直盯著簡歷,做完了自我陳述后。HR問了一些在校的情況和職業(yè)規(guī)劃,便沒再多問,示意我可以離開了,回去等通知吧。
我走出會議室,聽到其他面試過的同學在小聲談論著。
“哎,估計是沒希望了,他們985的同學進去面試二十分鐘都沒結(jié)束,他們只問了我在校的情況,我剛聽到,我在南大上學的同學說,面試官問了他未來對公司的期盼,還讓他用英文做自我介紹呢。”
“是啊,我也是,現(xiàn)在都看重名校,不過,像咱們也不差啊,在學校也都是名列前茅的,當著學生會主席,也不比他們差呀。”
三天過去了,我沒有收到任何通知,結(jié)果可想而知。
在畢業(yè)季中,類似的面試我經(jīng)歷了不下十次,我在想,這個社會真的如此殘酷嗎?像我們這種普通本科學校的學生,真的一點機會也沒有嗎?
這個答案,我在昨天看到的一個視頻中,得到了解答。
來自小米的HR和一個普通學校的本科應屆生的一場對話。
同學問面試官,我覺得我和985的同學沒什么差距,為什么你們只看重院校,不看重能力?
老公經(jīng)常睡我跟我媽 自述老婆讓我睡她娘家媽
小米的HR不急不慢的說了下面這番話:“你問我,你和985的差距。那我來告訴你。你的英語水平是四級,而985的同學不會以四六級來判定自己的英語水平,而是說,我的雅思考了多少分,我的托?剂硕嗌俜。你說你過了計算機二級,也就是剛剛學習編程的水平,而985的同學早就在學校里參加各種計算機實踐,給他們一個命題,他們隨便找?guī)讉人就可以做出一個APP。你說你學習金融的,但你沒有任何經(jīng)驗,而985的同學在校期間便前往各大金融機構(gòu)實習,至少半年。”
說到這,男生剛開始自信的神情變得有些緊張。HR又問了男生一個問題:‘如果讓你總結(jié),你在校期間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是什么。’男孩說,是擔任學生會主席,接受過電視臺的采訪。HR提高了嗓門:“這就是讓你最驕傲的事?那我告訴你,同樣的問題拋給985的同學,他們會說,我在校期間去了哪些國家做交換生,我獲得過國家和國際上的什么獎,我在校期間自主創(chuàng)業(yè)。無論從學校,還是從能力,我們在面試的時候,你覺得,我們會選擇你嗎?當然是選擇985的同學了。”
主持人聽到這,為男孩說了一句話:“這個社會太殘酷了,也許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如此。”
是不是所有大企業(yè)都如同小米一般,我們不可而知,但,名校出身的同學,勢必會讓面試官青睞,勢必會得到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并非你有能力,就可以進入,而是沒有通行證,連大門都無法踏進。
上個月,還在念大二的一個小讀者,給我發(fā)了私信,訴說了她的煩惱。
處在大二時期,她開始對未來產(chǎn)生迷茫,她就讀的大學是山東一所普通的院校,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娛樂,她羨慕高中那些考上了好大學的同學,早早地有了規(guī)劃,不是出國,就是保送,只有她,整天渾渾噩噩,看不見希望。
這是很多身處普通大學同學的現(xiàn)狀,包括我自己。
每天不知道在干什么,貌似在上著課,考著證,但其實,都知道,我們并沒有認真對待大學的這四年,沒有對自己的未來做過任何的規(guī)劃和選擇。
我讀書的大學,也是極其普通的,但我們學校08級的一位學姐,卻活出了和我們不一樣的人生。她讀的英語專業(yè),除了專四專八,她還自學了雅思,在校期間,和外教成了好朋友。她家境并不富裕,為了學英語,每天五點起床,在學校小河邊背單詞,下了課就去找外教交流。
畢業(yè)時,她早已拿到了前往美國留學的公費通行證,成了我們學校的一個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