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牽涉到太多人的利益,無償獻血一直都是個敏感的話題。每隔一段時間,總能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看到「老醫(yī)生」的良心直白,宣傳獻血有害身體健康,或者又有「業(yè)內人士」直斥血站暴利。
網上對于這些謠言的矙n,我灾q飫鋝幌胱甘。今虤e皇竅敫蠹移叫木財亟步,官懼O籽餳碌牧硪恍剛嫦唷埂?/p>
一、獻血有益身體健康么?
理論上,獻血有可能對健康有益,因為失血可以促進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但是,現實中尚沒有充分的有說服力的研究文獻來支撐這個說法。
目前,我國無償獻血一般是有200mL、300mL和400mL三種規(guī)格,而且兩次獻血間隔期不少于六個月。
多數人一次僅獻200毫升,而這個量不足體內血液的5%。而一個正常健康女性六個月的月經量(大約200~300毫升)都比這個多,健康人與體可以輕松的進行代償,甚至都不一定會動員肝、脾中的血液。
根據莊文等人在《獻血400ml后獻血者血液學指標觀察》的研究,在獻血400毫升后的自身比較中,除總蛋白有所上升之外,其它的指標變化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因此,很難說獻血后人是更加健康了——當然,也不能說是更不健康了。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獻血之前的疾病篩查還是有用的,對于人們了解自身某些傳染病的感染情況很有幫助。
二、獻血后有不良反應么?
不良反應的確存在,但產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卻跟獻出的血液本身沒有直接關系。
根據張愛欽等人的《獻血量、獻血次數與獻血反應的分析比較》一文,獻血后的不良反應包括暈針、疲勞、精神緊張等,其中精神緊張占了絕大多數(95.5%)。究其緣由,往往是因為初次獻血太過緊張了,過于惶恐焦慮。
另外也出現過,有人把獻血當成體檢,空著肚子就過來了,然后再獻血就餓暈了的情況。
三、獻血會感染疾病嗎?
無償獻血感染疾病的概率非常非常小。
血液中心所使用的采血針頭和血袋等器材均為一次性器材,并且是經過國家藥檢部門質量檢查合格的產品。使用完畢后,會統(tǒng)一回收,集中銷毀處理,不可能重復使用。
國家衛(wèi)生行政部門對采集血液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guī)程和預防交叉感染的制度,并進行嚴格的檢查監(jiān)督。
血站的采血人員均經過嚴格的專業(yè)培訓,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和規(guī)范,并對采血環(huán)境、獻血者采血部位等嚴格消毒。
因此,在血液中心、醫(yī)院的獻血處或正規(guī)的獻血點、流動采血車上無償獻血,是很少很少會感染上疾病的。
四、獻血之后可以無償用血么?
在一定時間段內,的確可以無償用血,而且除了獻血者本人,獻血者的直系親屬也有很優(yōu)惠的措施。
但是,用血費用報銷的程序相當繁瑣,而這也一直為人所詬病。
以我在網上發(fā)現的某市用血報銷程序為例,所需材料包括:
(1)《無償獻血證》(原件);
。2)本人《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醫(yī)療機構正式用血發(fā)泡(原件及復印件);
。4)用血一日清單(需蓋醫(yī)院公章)或醫(yī)院輸血證明(含血型、用血品種、用血量、用血日期、用血者姓名)(原件);
。5)如有醫(yī);蛐罗r合報銷的需提供其處已報銷比例依據(原件及復印件)。
假如是為直系親人報銷的話,則要直系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共用戶口薄、結婚證、新生兒出生證明或公安機關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獻血者報銷自己的費用,要走的流程如下:
也就是說,一個獻了血的公民,至少需要帶著5份原件,4份復印件,跑3個地方,才有可能享受到屬于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