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安儀的女兒的“索吻”說明了什么?這顯然是在證明父母是否愛自己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這也不禁的讓我想起我小時候,我一直對媽媽的教育極度認可和崇拜,很幸運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溫馨家庭之中,因為是獨生女,父母對我百般疼愛,就像俗話說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軟了。”不過媽媽在這強大的愛意里面,卻一直給我限制著原則。比如:“看電視不能超過四十五分鐘,放學回家必須先寫作業(yè),玩完的玩具必須自己整理等等。倘若不遵守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比如:一星期不能看電視,打掃一整天屋子,不能買自己喜愛的玩具等。那時候,在我的記憶力就是只要我遵守這些規(guī)定媽媽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天使;一旦違反了這些規(guī)定,媽媽就像是一個可怕的惡魔。每當媽媽以嚴厲的語言批評我并付出相應的懲罰時,我都會懷疑媽媽是否愛我,小孩子的世界可能就是這樣的天真,有時候總會哭著問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好的是媽媽每回批評完我,都會給我一個鼓勵,一個擁抱,告訴我,我能行。有時候還會把我抱在腿上,讓我感受她的愛。漸漸地,我對媽媽的批評都能夠欣然的接受,并且也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這樣,我們家里也少了許多的矛盾和隔閡。我剛記事的時候,就經常聽到媽媽對我說:“媽媽愛你,媽媽不能沒有你。”據(jù)說是因為我剛出生得了一種病,醫(yī)生說這種病很難治,爺爺奶奶希望媽媽再生個二胎,媽媽怕我受委屈強烈反對,并不斷和我說:“孩子要堅強,媽媽不能沒有你,媽媽愛你。”所以我是一個在“呵護”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但是媽媽對我的愛也是在“無數(shù)次管教”中進行的。
因此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當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千萬不要因為在氣頭上就告訴孩子:“我不愛你了,你不配得到我的愛”等話語。應該要讓孩子體會到:正是因為愛你,所以才會糾正,改正不良的習慣。讓孩子感受,管教才是愛你的重要表現(xiàn)。
呵護和管教更重要的是平衡,沒有愛的管教會把一個孩子變成自私,自我為中心的人。只有管教不懂得呵護和愛會把孩子變成一個破碎的,沒有能力給予愛的機器人。
呵護和愛讓孩子尊重自己,管教讓孩子尊重他人,在呵護中管教,在管教背后體會愛,在兩者平衡下成長為一個尊重他人,珍惜自己的孩子,這不正是每個父母多希望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