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有的時間都用于UFO研究、書籍撰寫,以及接待全國各地來訪的UFO愛好者上。他們中,有人為研究UFO,50歲還沒有成家。有人是中科院的工作人員,辭職鉆研麥田圈。有人以銷售自制天文望遠鏡為生,銷量不佳,生活窮苦。
退休后,每年他會被哈工大的幾個教授請去,給即將畢業(yè)的學生講宇宙文明和UFO。早年,學生們都對UFO很感興趣,提問頗有深度。而讓他失望的是,現(xiàn)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問題越來越淺。一次,他在講臺上坐了十來分鐘,學生愣是提不出問題,席間一片沉默。最后,他只能說:“行了,吃飯去吧。”
“現(xiàn)在的學生追求金錢,越來越實際,對宇宙奧秘不感興趣了。”陳功富感覺悲涼。在經濟發(fā)展的大潮中,當年席卷中國大江南北的UFO熱已迅速褪去。
不過,經濟發(fā)展大潮也帶來了另外一種改變。距哈爾濱260公里的鳳凰山,開始變得熱鬧起來。
此前,封閉的林場對UFO事件并不感冒。林場領導一度對孟照國很不滿上級電視臺等來人,林場必須免費接待,包吃包住,招待費不斷增加,成了當?shù)匾粋沉重的經濟負擔。一些林場職工還被安排帶訪客進山,看“UFO事故發(fā)生地”,為此耽誤了工作。
到后來,林場開始對采訪者收取高低不一的費用,有時達到3000元。有來訪者抱怨,林場把孟照國當成了搖錢樹。陳功富則表示,林場開出高價采訪費,是想要阻止外來記者,林場和孟都沒收到什么錢。
然而,隨著旅游熱興起。鳳凰山特殊的名氣帶來了大量游客。據(jù)統(tǒng)計,僅2011年一年,鳳凰山游客數(shù)就超過了20萬。7月30日鳳凰山旅游節(jié),景區(qū)酒店打出了大標語:“這里曾經是UFO降落地”、“這里曾演繹星際愛情故事”。林場-“1994年UFO降落點”,成了戶外運動愛好者喜愛的一條路線。
今年7月8日,媒體報道,幾名游客在鳳凰山景區(qū)又“發(fā)現(xiàn)了UFO”。為此,陳年往事又被翻出,多路記者來林場拍攝孟照國的舊屋。
對于UFO事件,有年輕的居民稱,十個人中九個不信。“但是外地人來,我們都說信,因為可以招商引資。”
現(xiàn)任領導找到孟照國,勸他回來,在林場蓋一個山莊,發(fā)展旅游。
孟照國對此心情復雜,一方面他想葉落歸根,另一方面,他也恐懼,他的人生會再度跌入UFO中難以自拔。
陳功富想法則輕松得多,沒什么個人理財經驗的他倒是很有大局觀,他夢想把鳳凰山打造成美國的羅斯韋爾飛碟小鎮(zhèn),吸引國內外游客。“這一塊兒我有規(guī)劃,將來要做大。找個人合作,他有資金,我有方案。”老教授對此滿懷憧憬。
孟照國事件通過測謊儀檢測至今成迷
孟照國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怎么也沒想到因為卷入了一場和地球外生物的接觸而至今仍然經常被提起的知名人物,甚至登上了CCTV,直至今日還有許多UFO愛好者認為是中國證明外星生物存在的佐證。
事情發(fā)生在1994年,在黑龍江一直以種地為生的孟照國相當?shù)氐拿咳贞U述了自己和外星生物一段離奇的故事,最一開始當?shù)氐拇迕穸家詾樗昧耸寞偅S著時間的流逝,關于孟照國和外星生物接觸的事情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甚至在2004年相關專家對其進行了催眠和測謊都沒能找出能夠證明孟照國撒謊或者是精神問題的證明,既然沒有反證我們也只好相信他確實有過一段非比尋常的經歷。

以下是當時媒體對孟兆國進行的相關采訪:
根據(jù)孟照國的陳述,自從一九九四年六月事件發(fā)生以來,每個月都有好幾批人前來考察,光是大米就吃掉五百斤以上;事實上,大大小小的考察報告都已經有人寫了,因此,這次訪談就著重在關鍵問題的取證,事情的經過就不再贅述。訪談的順序依事件發(fā)生時間為準,首先訪問孟照國被外星人電擊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