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竟然還想建一個直徑500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單口徑射電望遠(yuǎn)鏡,那可更是難上加難啊!
可他又來起了那郎倔勁,不能放棄,先自己干起來再說。
要比其他國家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時效,選址就是鐳鍵。

于是他帶著咸菜,扛起鋤頭,
這個曾經(jīng)深愛西裝的海外歸國科學(xué)家,
變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國“農(nóng)民”,
帶著300多幅衛(wèi)星遙感圖,跑遍全國各地,什么荒郊野外都去過,在祖國西南的一座座大山里沖鋒!
山險路難,很多地方,當(dāng)?shù)乩限r(nóng)都不敢走,他卻從不回頭,
從1994年到2005年,為了最好的地址,他就在祖國各地的奔波中,度過了11年!


云貴高原喀斯特洼地,成為天眼最終落腳地邊選址,還要邊為工程立項奔波。
他清楚地知道,要建一個500米口徑的大家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塊頭,需要大資金,必須得充分論證!
盡快立項!不立項就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有團(tuán)隊,沒有團(tuán)隊一切都是徒勞。
他無時無刻不在拼命,他為自己的這個項目起名叫:FAST,就是希望項目盡快完成。
為了項目材料盡快審批成功,他逐字逐句推敲,幾乎每天都干到了凌晨。他滿中國各地跑,沒經(jīng)費就自己掏錢買火車票,一家挨一家地談,在他的努力下,最后立項申請書上,多出了二十多個合作單位的名字。
就這樣,他一個科學(xué)家,又被立項逼成了推銷員,那幾年里,無論大會小會、國外國內(nèi),他逢人就推銷自己的大望遠(yuǎn)鏡項目。
他曾自嘲道:“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

度過了舉步維艱的最初十年,F(xiàn)AST項目在世界上漸漸有了名氣,這當(dāng)然和他的個人影響力也分不開,2006年,就曾在他不在場的情況下,世界各國科學(xué)家推選他為:國際天文學(xué)會射電專業(yè)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