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溫情不局限于家庭成員之中,父親的工廠老板是個熱衷斤斤計較的家伙,哪怕是午飯時間他也會為多爭奪一個雞腿發(fā)揮盡愛貪便宜的本能,而當(dāng)他知道素媛的家庭遭遇之后,他愿意掏出自己省下的血汗錢,不管能否歸還,一氣兒就交給了素媛的父親。而賣可可夢道具的唯利是圖的商人,他們同樣愿意將舊道具借用給這位不容易的父親。最為陽光的且充滿人性救贖味道的一點是素媛的同學(xué),那個胖子小朋友,他知道素媛的事情之后相當(dāng)悔恨。如果那天我陪著素媛一起上學(xué),就沒有這種事發(fā)生了,一個小孩子陷入了自責(zé)。并將素媛治療期間落下的課程筆記,用小卡片的方式貼在素媛家小賣店的門上。
電影的結(jié)尾處,素媛的弟弟“素望”從媽媽肚子里降生。素媛對著出生不久的弟弟說“你能出生真是太好了!”這話我聽過兩種理解,一種是素媛對今后的生活仍然抱有信心,另一種是素媛認(rèn)為自己給家里的麻煩太多了,弟弟出生之后她會選擇自殺。要我選,我更愿意相信前者,因為生活中自然有不可避免的黑暗,可每天太陽會照常升起。
電影素媛背后的真實事件
2012年夏天,7歲女童獨自在家睡覺,半夜被一男子入室擄走,實施了強奸和毆打,事后該男子用樹枝和其他條狀硬物捅女童的很抱歉,今天丹媽要跟你們講一個很悲傷的故事。
這個故事來自于韓國電影《素媛》,由真實事件改編。
發(fā)生在2012年韓國順天,獲青龍獎最佳影片。
豆瓣評分9.1分,好于99% 家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