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恒大以3億美元投資了FF,這對FF來說絕對是救命錢,賈躍亭把第一大股東的位置讓了出來,卻把CEO的職位留在了手里。到這里,我們不禁要想,賈躍亭作為一個在失信人名單上的人,連銀行都不會貸款給他的人,他到底有什么魔力,總有人在他人生低谷的時候拉他一把。
到了今年6月恒大宣布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從而間接獲得Smart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而SmartKing全資持有「FF美國」和「FF香港」,恒大正式入主FF。
而又為什么賈躍亭想要撕毀與恒大的合同呢?其實癥結在于恒大與賈躍亭對FF控制權的爭奪。
SmartKing實行的是AB股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導致了同股不同權的現(xiàn)象,賈躍亭雖然只是第二大股東,但賈躍亭等FF原股東投票權則高達88%,恒大的投票權只有12%,賈躍亭在SmartKing股東會中依舊具有一票權。
但是,當時恒大入股時,與原FF股東簽訂了一個對賭協(xié)議,如果FF無法在2019年第一季度做到首批電動車量產交付,公司控制權將發(fā)生調換。時間到了今天,離FF91年底實現(xiàn)量產的計劃還是相去甚遠,所以撕毀合約是賈躍亭保住公司控制權的唯一辦法。
當時,恒大又是為了什么入股FF呢?其實誰都不是傻子,首先是恒大處于對高科技產業(yè)的積極探索期,投資FF的這些錢,對于恒大來說,不算多。其次,恒大入主FF后,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從高層架構、產能規(guī)劃、研發(fā)布局上全面接手。FF的口碑現(xiàn)在雖然并不算太好,但客觀上,F(xiàn)F在全球是擁有超過1000名科研專家及380件專利的,這些技術是價值非凡的,所以這家公司并不是網上傳的那樣,只是一個空殼,而是確實有實力的。只不過恒大控制欲太強,而對公司的控制權恐怕是賈躍亭的底線了。
其實通過他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來了,首先就是需要不斷向自己的追隨者和投資者描繪一個美好的未來,其次是需要自身真的有實力。而那些選擇相信他的人,并不一定是相信他所描繪的未來,而是自己的冒險精神在作祟,起碼在我看來恒大看重的其實就是FF的實力,因為賈躍亭這個人當時實在也沒什么可信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