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2003年之際,珠海國資委和格力電器當時的老總朱江洪產生多次紛爭。隨著事情愈演愈烈,到了2005、2006年之際,戰(zhàn)爭爆發(fā)到了高*潮。
先來看看當年(2003年)發(fā)生戰(zhàn)爭前的格力電器的股權結構圖:

格力電器不聽話是吧,珠海國資委的某些官員,心想老子也不是吃素的。對于不聽話的格力電器,直接開賣,賣給外資得了——美國一家名為開利空調(Carrier)的企業(yè)。
賣完了,除了有錢,對于格力的牌子,珠海國資委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再也沒人跟你逼逼沒完?墒侵竽?格力這個品牌,肯定會被雪藏。珠海國資委想繼續(xù)利用格力品牌,那做夢去吧。
珠海國資委企業(yè)經營短視可見一斑。地方官員任期一到,人就走了。大家耳熟能詳?shù)墓适,例如深圳健力寶、株洲太子奶、樂百氏純凈水、小護士等等,類似的悲劇不斷上演著。
最后這個事情的解決,還真有一些天意。
在我國證券市場早期,股票分為國有非流通股和普通流通股。“股權分置改革”討論開始于2003、2004年(當年郎咸平,非常喜歡說這個事,也借此成為媒體經濟學家),而相關改革方案的實施,則在2006年——國有股以一定轉股比例轉換為普通股流通。
天不遂這幫國資官員的愿望啊,格力電器意外的被留下來了。
董小女孩當年,和當時的掌門人朱江洪,一起度過了這段流金歲月。
了解格力電器的焦慮癥,就好理解,為什么我先前那個猜想:
在股東大會前,國資委已經和董小女孩達成了“共識”——你增發(fā)做格力電器的股東,但集團董事長一職,必須讓出來。
也就說,董明珠和國資委之間存在博弈,最后的選擇達成共謀,結果是:
(一)董小女孩這邊:
√、董小女孩以格力電器發(fā)展優(yōu)先,并購珠海銀隆,進行多元化擴張;
√、對應代價是放棄集團董事長位置;
√、手段是大股東支持自己,定向增發(fā)給管理層股份,實現(xiàn)自己對格力電器的控制權,防止出現(xiàn)萬科那樣的野蠻人事件。
。ǘ﹪Y委這邊:
√、格力集團又一次多元化,收購珠海銀隆,那么珠海國資委,乘機收回集團權力;(當年董獲得權利,來源于朱洪江的交接,朱是珠海本地人)
√、收回權利后,可以開展名正言順的開展多元化。
√、提供給集團董事長就業(yè)
所以,本質上,我相信前后兩者之間是有共謀的。
由于計劃本身,讓董明珠持股,成為格力電器實際控制人股東,為了避嫌,防止董明珠利用格力集團,給格力電器輸血,做出一些損公肥私的行為。
很自然,董明珠也應該卸任集團董事長位置。
整個事件梳理
在這個合作共謀中,董小女孩和珠海國資委,都有自己的利益出發(fā)點。
原先的計劃是董明珠犧牲集團董事長一職,獲得對格力電器控制權,但計劃落空。由于董明珠已經同意了卸任,國資委“假途滅虢”,借道收回權利。
如果是這樣的,國資委非常不厚道,從其回復確認的語言中態(tài)度,個人還是比較傾向于這個猜想。
通俗講:
就是你和對手,約定了事項:你讓盟主位置(董事長),對手不再糾纏你的心上人(格力控制權和珠海銀。;
結果呢,武林大會召開時,你讓出來位置,結果你心上人,由于家庭反對(股東反對增發(fā)案),不同意,你暫時沒能把心上人搞到手。
所以你是既丟掉了武林盟主的位置(對手已經當上了盟主,木已成舟),心上人也懸。
當然,你的對手,還是要做一番姿態(tài),幫你把心上人追到手,也就有了后面可能的修改后的增發(fā)方案。
當然,我個人還有一個非常陰謀論的猜想,當時投反對票的是中金等國資機構,這幫國資計劃好了,設計一個方案,讓其下課,卸任集團董事長。
回到故事里,就是你的對手和心上人父母是一伙的,他們原本就是親戚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