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我國的摩擦,主要來自于英國干的“壞事”。
還在英屬印度期間,英國人先后劃了兩條線,一條叫MKM洪線,在中印邊境的東段。一條叫YHX線,在中印西段。英國人認為線北邊的都歸我們,線南邊的都歸他們。
問題是,這是英國人單方面做出的舉動,沒有和我國進行任何商議。實際上,多少年間,這12.5萬平方公里的實際控制方,一直是我們的。
英國人不負責(zé)任的一劃,就此給中印留下了矛盾。
印度建國后,繼承了英國的政治遺產(chǎn),認為,線這邊的都歸他們,經(jīng)過了各種挑釁和層層推進,現(xiàn)在,東段9萬平方公里的爭議區(qū),在印度人實際控制中。
但印度人還不滿意,還想繼續(xù)把那3.5萬平方公里的阿克賽欽地區(qū)也一并拿下,但阿克賽欽掌握在我們手里,于是印度人動不動就來挑釁了。
1962年,印度發(fā)動邊境戰(zhàn)役,被我們一頓胖揍,死了四千多人,這被印度人認為是奇恥大辱。之后,小動作不斷。
從1987年后,印度消停了30年。在2017年,印度人在洞朗找事,對峙兩個多月,揚長而去。
2020年五月,印度人在阿克賽欽的前段加勒萬河谷附近找事,被我方阻止。6月15日偷襲我邊防軍,被我戰(zhàn)士一頓好打,當(dāng)場死亡3人,后來因救治不力又死了17人。印度人感覺吃了大虧,又是增兵,又是全球采購大量武器,仿佛明天就要開戰(zhàn)似的。
從7月5日消息來看,經(jīng)過高層會晤,雙方脫離接觸,各退一步。暫時,中印沖突降溫了。
一句話,印度和我國的爭議,就是12.5萬平方公里的爭議區(qū),印度人想統(tǒng)統(tǒng)納入懷中。但,英國人單方面隨意劃的線如果算數(shù)的話,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畫一條線,直接把印度劃入我國地圖?
對于和我國的關(guān)系,印度人確實不重視,完全可以談判解決的,卻非得要屢次挑釁,增加擦搶走火的概率。
印度人囂張,跋扈,人雖窮但壞習(xí)慣不少,這種人,只要打服了,才會消停。
比如,英國人統(tǒng)治了印度近200年,印度人對英國人畢恭畢敬,雖然現(xiàn)在建國了,印度人依然對英國人毫無恨意。
綜合來講,印度人這段時間三面樹敵,但理由各有不相同。
和巴基斯坦的摩擦,來自于都不想放棄克什米爾,那塊地方太重要;和尼泊爾的摩擦,純粹是印度欺負小國,沒想到尼泊爾比想象中剛多了;和我國的摩擦,是印度人一根筋,認死理,對于英國人單方面劃的線,當(dāng)成真理了。
總之,印度人對鄰里關(guān)系非常不重視,為了自己的野心,總想在沖突中占便宜,越是這樣,越占不上便宜。